日韩欧美久久久,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天堂,亚洲中文一本无码av在线无码,超碰在线超碰

免費法律咨詢熱線:

400-9969-211

21.8

累計挽回客戶損失21.8億元人民幣

1000

余家

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政府單位的法律顧問

1996

中國創(chuàng)辦最早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之一

200

余名

律師 各領域 均有專家級律師坐鎮(zhèn)

30

萬+

累計解決客戶疑難法律問題

70%

律師

70%以上律師獲得法律碩士學位

服務領域

為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

主頁 > 法律頭條 > 黃浦人民廣場律師談MLGB馬拉個粑商標案終審判決

黃浦人民廣場律師談MLGB馬拉個粑商標案終審判決

法律頭條 2022-06-01 10:05:513259策法網
【導讀】爭議商標主要消費群體...恰恰這些群體幾乎百分百的是網絡的使用者,幾乎都知曉MLGB與 馬勒個粑 之間的指代關系...抵制低俗、惡俗,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維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道德風尚仍然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價值準則。 2016年12月,MLGB商標無效宣告裁定書認為該商標格調不高引起業(yè)界沸騰。 2017年11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維持商評委

  爭議商標主要消費群體...恰恰這些群體幾乎百分百的是網絡的使用者,幾乎都知曉“MLGB”與“馬勒個粑”之間的指代關系...抵制低俗、惡俗,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維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道德風尚仍然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價值準則。2016年12月,“MLGB”商標無效宣告裁定書認為該商標“格調不高”引起業(yè)界沸騰。2017年11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維持商評委無效宣告裁定,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同時列出了合議庭少數意見和多數意見。用“MLGB”指代“馬勒個粑”的現(xiàn)象,形成的時間不長,局限在網絡環(huán)境,主要是年輕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MLGB”尚不能構成“馬勒個粑”的固定含義...漢語中并沒有以漢語拼音首字母理解英文組合含義的習慣,用“MLGB”指代“馬勒個粑”是由于不正當的聯(lián)想產生了危害社會道德風尚的含義,不能認為“MLGB”標志本身就具有了危害道德風尚的含義,否則會不適當的限制語言文字或者拼音字母的使用。現(xiàn)有證據表明“MLGB”最早出現(xiàn)即是用來指代“馬勒個粑”...原告雖然主張其使用的“MLGB”標志是‘My life is getting better’的縮寫,但并無證據表明這種縮寫方式是英文中常見的表達,也沒有證據表明這種用法為公眾所知悉或者能夠打消“MLGB”與“馬勒個粑”之間的對應關系給人帶來的厭惡感。

  

  庭審中“BYD”等商標躺槍:

  原告舉證:BYD、SB、NND、CD、CNM、MLB、NMB、NB、TMD、TNND、MD、MB、NMD等“類似”商標已注冊...
 

  第8954893號“MLGB”商標(簡稱爭議商標)由上海某克公司于2010年12月15日申請注冊,2011年12月28日核準注冊,核定使用在第25類服裝、婚紗、鞋、帽、襪、領帶、圍巾、皮帶(服飾用)、運動衫、嬰兒全套衣商品上。爭議商標有效期至2021年12月27日。(下圖商標信息為知產庫截圖,僅供參考)

  

  2015年10月9日,趙某菌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起注冊商標無效宣告申請。主要理由為:

  爭議商標容易讓人想到不文明用語,作為商標使用在服裝、帽子等商品上,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具有不良影響。請求依據2013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簡稱2013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對爭議商標予以宣告無效。趙某菌為證明其主張,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交了以下證據:

  1、相關網頁文件,包括“一個由網絡引發(fā)的盤點和隨筆雜談”等用于證明早在爭議商標申請注冊日前,“MLGB”已經作為不文明用語的縮寫被使用,直至現(xiàn)在,按照社會公眾的理解“MLGB”仍然是不文明用語的縮寫。

  2、相關網頁文件,包括“沒想到MLGB居然是個牌子”、“MLGB是什么牌子?”、“MLGB,原來是個牌子”等,用于證明“MLGB”作為商標印制在衣帽上,不能為社會公眾所接受,造成不良影響。
 

  上海某克公司為證明其主張,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交了以下證據:

  1、關于爭議商標是否具有不良影響的討論截屏。

  2、上海某克公司的業(yè)績情況。

  3、爭議商標的宣傳使用情況。
 


 

  2016年11月9日,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商評字[2016]第93833號《關于第8954893號“MLGB”商標無效宣告請求裁定書》(簡稱被訴裁定),認定:爭議商標的字母組合在網絡等社交平臺上廣泛使用,含義消極、格調不高,用作商標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易產生不良影響。上海某克公司稱爭議商標是指‘My Life’s Getting Better’,但上海某克公司提交的證據尚難以證明該含義已為社會公眾所廣為認知,相反的,社會公眾更易將“MLGB”認知為不文明用語。商標評審委員會依照2001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簡稱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裁定:爭議商標予以宣告無效。上海某克公司不服,在法定期限內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在原審訴訟中,上海某克公司補充提交了如下證據:
 

  1、“MLGB”商標在不同商品和服務上的注冊記錄,顯示“MLGB”商標在45類商品、服務上均獲得了注冊。用于證明商標評審委員會基于同一審查標準作出在25類上注冊無效認定,違反行政確定性原則。

  2、上海恩琵熙貿易有限公司出具的《情況說明》及《電子繳稅付款憑證》。用于證明生產、銷售“MLGB”品牌的服飾是上海某克公司的業(yè)務之一。公司通過多年努力,形成了潮牌服飾的消費群體,具有良好的銷售記錄和納稅記錄。

  3、淘寶侵權網站截圖及通過淘寶知識產權投訴平臺的受保護記錄,用于證明“MLGB”品牌知名度較高,上海某克公司積極維護其商標權及商譽。

  4、BYD、SB、NND、NMD、CD、CNM、MLB、NMB、NB、TMD、TNND、MD、MB、NMD申請及已注冊信息。用于證明在國內外及相關行業(yè)均有大量與本案爭議商標的類似注冊商標正在使用,其中不乏知名商標、馳名商標。

  5、品牌宣傳證據。用于證明上海某克公司為宣傳爭議商標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形成了良好商譽。在使用和宣傳爭議商標時,上海某克公司以顯著的方式突出對商標含義My Life is Getting Better的宣傳,足以使相關消費受眾形成對商標正確含義的認識。
 

  在原審訴訟中,趙某菌補充提交了如下證據:

  1、上海某克公司在申請“MLGB”商標的同時申請注冊成功了“caonima”以及“草泥馬”商標的證據。用于證明上海某克公司注冊爭議商標存在惡意。

  2、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被訴裁定后相關專業(yè)人事撰寫的文章,用于證明公眾知道“MLGB”對應的格調不高的中文含義。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認為:

  由于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在一定時期內是相對穩(wěn)定的。因此,傳統(tǒng)上含義相對固定的標志作為商標申請注冊時,是否違背道德風尚并不都引起判斷上的分歧。比如,“黑社會”等詞語就會因為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而禁止予以核準注冊。但是,伴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信息載體的變化導致人們表達的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具有新含義的文字組合,包括以拼音字母替代漢語詞匯表達的方式不斷出現(xiàn)。網絡環(huán)境下語言使用的習慣、風格、方式形成其自身鮮明的特點,甚至在特定群體中形成了具有相對固定含義的“網絡語言”,并逐漸融入到人們的日常語言環(huán)境中,產生為社會廣為接受的新詞匯或者新含義。對這樣的詞語認定是否屬于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所規(guī)定的“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時,出現(xiàn)了分歧。具體對于爭議商標注冊是否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合議庭出現(xiàn)了不同的意見。少數意見認為,爭議商標的注冊不違反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的規(guī)定,被訴裁定應予撤銷。
 

  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理由:

  1、作為網絡流行語,爭議商標的字母組合形成時間不長,局限在網絡環(huán)境,主要是年輕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社會道德風尚取決于大多數人的認知,不能因為部分人了解其具有不文明含義,就認為兩者建立了固定聯(lián)系。漢語中并沒有以漢語拼音首字母理解英文組合含義的習慣,不能因為不正當的聯(lián)想產生了危害社會道德風尚的含義,就認為爭議商標的標志本身就具有了危害道德風尚的含義,否則會不適當的限制語言文字或者拼音字母的使用。

  2、在商標無效宣告請求程序中,爭議商標在取得注冊之后,商標權人基于對行政授權行為的信賴,在商標的推廣、宣傳過程中投入了大量資源,爭議商標實際持續(xù)使用并有一定規(guī)模。對于商標核準注冊日之后,爭議商標含義發(fā)展演變從而“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具有“其他不良影響”,在證據的采信和認定上應當尤其慎重,采用較授權程序中相對嚴格的標準,以保護權利人對商標注冊行為的信賴。

  3、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用于評價標志本身以及標志使用在核定商品是否會對社會主義道德風尚造成危害,至于上海某克公司注冊爭議商標是否有意迎合部分網絡上的低俗品位,并不屬于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調整的范圍。
 

  多數意見認為,爭議商標注冊在第25類商品上屬于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規(guī)定的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情形,應予宣告無效,被訴裁定認定正確。主要是基于以下理由:

  1、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的立法目的在于維護社會生活中的倫理道德,屬于商標禁用的絕對條款。從立法目的出發(fā),在適用該條時關注的是裁判作出時的社會公共利益和道德秩序的維護。依據該條審查注冊商標是否需要宣告無效時,應該充分考慮裁判作出時爭議商標標志的含義,確保商標的持續(xù)存續(xù)不與社會倫理道德相違背,而不僅僅限于商標標志在申請日或者核準注冊日的含義。因此,對于產生于核準注冊日之后,用于證明爭議商標標志現(xiàn)有含義的證據可以作為認定的根據。

  現(xiàn)有證據表明在爭議商標核準使用日之前,爭議商標具有的不文明含義已經存在,并在一定的群體范圍特別是部分年青的網絡用戶中使用并具有一定的影響。在爭議商標核準注冊后,這種指代使用和認知的范圍隨著網絡的發(fā)展逐漸擴展,甚至擴大出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上海某克公司雖然主張其使用的“MLGB”標志是“My life is getting better”的縮寫,但并無證據表明這種縮寫方式是英文中常見的表達,也沒有證據表明這種用法為公眾所知悉或者能夠打消爭議商標具有不文明含義給人帶來的厭惡感。

  2、爭議商標核定使用商品是第25類服裝、鞋、帽等商品,通過上海某克公司提供的廣告宣傳等證據可以看出,爭議商標在品牌定位上突出新奇前衛(wèi)、與眾不同,主要消費群體為獵奇心理較強、追求彰顯個性的青年群體。恰恰這些群體幾乎百分百的是網絡的使用者,幾乎都知曉爭議商標的不文明含義。從商品使用的群體定位看,爭議商標申請注冊時即具有迎合低級趣味和叛逆心理的意圖。雖然申請注冊時的意圖并不是構成違反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所需要的必要要件。但是,該認定進一步確定了爭議商標的注冊造成危害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后果的可能性。

  3、與少數意見相同,多數意見同樣認為目前的證據表明,對爭議商標不文明含義的認知主要限于經常進行網絡社交的青少年群體。但是,標志含義的識別范圍并不等同于該含義可能造成影響的范圍,標志特定含義造成的影響并不局限于該含義被認知的范圍。僅對特定群體而言具有負面含義的標志,同樣可以波及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網絡社交日益成為青少年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別是青少年獵奇和反叛心理強烈,三觀尚在形成階段,爭議商標注冊使用在衣服、鞋帽等商品上,廣告宣傳等證據表明,主打的營銷賣點為“時尚”、“個性”、“潮流”,其目標定位群體正是青少年。
 

  公司的訴訟請求。訴爭商標對青少年群體而言含義低俗,維持注冊,更容易產生將低俗另類當做追求時尚的不良引導,這種不良引導直接影響的是青少年群體,危害后果必將及于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ヂ?lián)網并不是法外之地,網絡交往環(huán)境也是建立在真實的社會關系上。適用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評價基于網絡語言形成的商標標志時,抵制低俗、惡俗,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維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道德風尚仍然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價值準則。商標評審委員會關于爭議商標屬于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規(guī)制的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和其他不良影響的商標認定正確,應當予以維持。合議庭評議案件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第一百零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上海某克

  上海某克公司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及被訴裁定。

  其主要理由為:

  一、原審判決關于爭議商標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不文明含義的認定缺乏依據,上海某克公司在對品牌宣傳時,爭議商標的含義均明確釋義為“My life’s getting better”;

  二、司法者應從善良的角度理解當事人、社會公眾的認知,相信人們是高尚的,這才符合法制精神和既有判例,才能發(fā)揮法律對高尚、善良風俗正面引導作用;

  三、在爭議商標與不文明含義并未實際形成一一對應關系的背景下,原審判決的認定結論存在不利影響,與社會公眾申請注冊商標的初衷相違背。

  商標評審委員會及趙某菌服從原審判決。
 

  經審理查明:

  原審判決查明的事實清楚,證據采信得當,且有被訴裁定、爭議商標檔案、上海某克公司和趙某菌在行政程序和訴訟程序中提交的證據、以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本院予以確認。在本院審理過程中,趙某菌補充提交了2017年11月30日相關網站關于“MLGB”商標被法院駁回的評論文章、中國互聯(lián)網中心發(fā)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新華社及中國評論通訊社發(fā)布的相關新聞報道等證據,用以證明爭議商標具有不良影響。上海某克公司對上述證據真實性予以認可,但對關聯(lián)性不予認可;商標評審委員會對上述證據予以認可。在本院審理過程中,上海某克公司補充提交了網絡搜索的結果打印件、《電子繳稅付款憑證》、其他案件的裁判文書、新華社公布的《新華社新聞報道中的禁用詞》,用以證明在爭議商標申請注冊時并無相關含義,同時上海某克公司投入了大量物力對爭議商標進行使用、宣傳,并且網絡禁用詞中并不包含“MLGB”。商標評審委員會及趙某菌對上述證據真實性認可,但不認可其關聯(lián)性。
 

  上述事實有上海某克公司、趙某菌在二審訴訟中補充提交的證據以及各方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

  爭議商標早于2013年商標法施行前已經被核準注冊,根據法不溯及既往原則,本案相關實體問題適用2001年商標法,程序問題適用2013年商標法。

  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規(guī)定,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商標標志或者其構成要素可能對我國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產生消極、負面影響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其屬于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規(guī)定的‘其他不良影響’”;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本規(guī)定自2017年3月1日其施行。人民法院依據2001年修正的商標法審理的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可參照適用本規(guī)定。”由于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所規(guī)定的“其他不良影響”情形系對相關標志禁止作為商標使用的絕對情形進行的界定,故既應避免不當擴大認定范圍,限縮商業(yè)活動中經營者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又應避免不當縮小認定范圍,致使可能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等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產生消極、負面影響的標志獲準注冊,有效發(fā)揮司法在商標行政案件審理中的主導作用。
 

  因此,對商標標志或者其構成要素是否屬于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規(guī)定的“其他不良影響”的認定,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綜合判斷:
 

  1、是否屬于“其他不良影響”含義的判斷標準。在審查判斷訴爭商標標志或者其構成要素是否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情形時,一般應當根據其“固有含義”進行判斷,特別是對由單獨字母或者字母組合構成的標志,就訴爭商標標志或者其構成要素含義的理解,應以我國公眾通常認知為標準,即以辭典、工具書等正式官方出版物或者能夠為公眾廣泛接觸的具有“公信力”的信息載體等所確定的內容為準,但是若我國公眾基于生活常識已經對相關內容形成普遍認知的情況下,亦可以經過充分說明予以確定。避免將訴爭商標標志或者其構成要素在特殊語境、場合等情況下,通過演繹、聯(lián)想等方式后,所形成的非通常含義負載于訴爭商標標志或者其構成要素之上,作為認定其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準。否則勢必造成對經營者在商業(yè)活動中應屬自由表達創(chuàng)造空間的不當限縮,亦不利于對我國社會主義道德文化進行積極、正向的指引。若對訴爭商標含義的認識存在分歧,為了得出更加符合社會公眾普遍認知的結論,可以通過參考訴爭商標申請注冊主體、使用方式、指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務等因素,就訴爭商標的使用是否可能對我國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產生消極、負面的影響形成“高度蓋然性”的內心確認。例如將特定經濟領域的公眾人物姓名申請注冊為商標時,可能會因申請注冊主體的差異,而導致是否具有“其他不良影響”認定結論的不同。
 

  2、是否屬于“其他不良影響”的舉證責任。在審查判斷商標標志或者其構成要素是否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情形時,一般應當由主張訴爭商標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證明責任。當事人主張標志固有含義的,應當提交辭典、工具書等予以證明,但是若訴爭商標的含義基于生活常識已經能夠形成普遍認知的,此時經過充分說明亦可以予以接受。然而,應當避免在訴爭商標含義存在不確定性或者并未形成普遍認知的情況下,僅憑特定群體的心理預設就賦予訴爭商標特定含義。基于上述分析,本案中爭議商標由字母“MLGB”構成,雖然該字母并非固定的外文詞匯,但是結合趙某菌在行政審查階段提交的部分形成于爭議商標申請注冊日前的相關網頁截圖,以及考慮到我國網絡用戶數量規(guī)模之大、網絡與社會公眾生活密切相關等因素,在網絡環(huán)境下已經存在特定群體對“MLGB”指代為具有不良影響含義的情形下,為了積極凈化網絡環(huán)境、引導青年一代樹立積極向上的主流文化和價值觀,制止以擦邊球方式迎合“三俗”行為,發(fā)揮司法對主流文化意識傳承和價值觀引導的職責作用,應認定爭議商標本身存在含義消極、格調不高的情形。同時,考慮到雖然上海某克公司在使用爭議商標時,與英文表達一并使用,但其在申請爭議商標的同時,還申請了“caonima”等商標,故其以媚俗的方式迎合不良文化傾向的意圖比較明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對爭議商標進行低俗、惡俗商業(yè)宣傳的情形。

  3、是否屬于“其他不良影響”的判斷主體。訴爭商標標志或者其構成要素是否屬于“其他不良影響”情形的判斷主體應當為“社會公眾”。因上述條款系針對相關標志禁止作為商標使用的絕對情形予以規(guī)定,以相關標志可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為前提,從保護“公序良俗”的視角出發(fā),故對此問題的判斷主體應當為全體社會公眾,而非訴爭商標指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務的“相關公眾”,否則所得出判斷結論容易“以偏概全”,不利于對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保護。
 

  4、是否屬于“其他不良影響”產生的判斷時間。在審查判斷商標標志或者其構成要素是否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情形時,一般應當以訴爭商標申請注冊時的事實狀態(tài)為準。若申請時不屬于上述情形,但在核準注冊時訴爭商標已經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考慮到為避免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等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產生消極、負面影響,也可以認定訴爭商標構成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所規(guī)定的情形。此外,應當區(qū)分商標授權和確權程序的制度差異。特別在商標確權案件中,即使由于公眾使用文字的習慣、方式發(fā)生了改變,使已注冊商標標志被賦予了其他含義,但從保護商標權利人信賴利益的角度出發(fā),應當合理平衡私有權利與公共利益的關系,除非存在維持訴爭商標注冊會明顯違背公序良俗的情形,否則一般不宜將注冊日之后的事實狀態(tài)作為評價訴爭商標是否具有“其他不良影響”的依據。
 

  因此,綜合在案情形,原審判決及被訴裁定關于爭議商標的注冊違反2001年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規(guī)定的認定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確認。上海某克公司相關上訴理由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上海某克公司的上訴主張均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一百元,均由上海某克貿易有限公司負擔(均已交納)。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上海黃浦民事律師事務所

 



網站聲明: 本文“黃浦人民廣場律師談MLGB馬拉個粑商標案終審判決”可能部分信息來自互聯(lián)網,以學習交流為目的,整合法律法規(guī)、政府官網及互聯(lián)網相關知識。如果發(fā)現(xiàn)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聯(lián)系我們,并提交問題、鏈接及權屬信息,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 上海暴力犯罪律師談唐山燒烤店事件專業(yè)觀點 上海暴力犯罪律師談唐山燒烤店事件專業(yè)觀點

      關于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很多自媒體博眼球式的胡說八道,很多專業(yè)法律人都看不下去了,上海暴力犯罪律師認為彭新林教授的觀點要專業(yè)的多。三聯(lián):網民之所以有討論和爭議,主要是因為他們擔心傷害識別帶來的定性和定量錯誤。例如,2016年麗江女游客被陌生人騷擾和毆打后,她們的外表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最嚴重的犯罪者被判處三年半徒刑,許多人認為他們的判決很輕。在世界各地的法律體系中,是否有任何評估暴力過程并影響定罪的性質和結果的方法?包括對受害者的心理影響和對社會基本道德的挑戰(zhàn),國外是否試圖將其納入量刑?

    發(fā)布于:2022-05-07

    詳細閱讀
  • 上海律師曹宸談范冰冰8.8億 上海律師曹宸談范冰冰8.8億

      上海律師曹宸談范冰冰8.8億--這樣對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逃稅大戶都懸上“頭頂之劍”而從嚴,對于小戶“首次”則從寬。小戶賺錢不容易,都是普通老百姓,被查出偷漏稅,補補罰罰就可以了

    發(fā)布于:2022-06-01

    詳細閱讀
  • 上海刑事辯護律師廿八年沉-劉忠林故意殺人案, 上海刑事辯護律師廿八年沉-劉忠林故意殺人案,

      上海刑事辯護律師最終發(fā)展為骨髓炎壞死截肢。劉忠林的親人和鄰里可以證實,劉忠林被偵查機關抓捕前肢體健全,其肢體受損是羈押期間產生。

    發(fā)布于:2022-06-01

    詳細閱讀
  • 上海律師借范爺偷稅案談偷稅承擔的法律責任 上海律師借范爺偷稅案談偷稅承擔的法律責任

      范冰冰8億涉稅案,之后牽出眾多影視明星偷稅漏稅問題。上海律師談偷稅之后將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發(fā)布于:2022-06-01

    詳細閱讀

聯(lián)系我們

策法網竭誠為您服務

圖形驗證碼
提交問題,等待回電

咨詢電話

400-9969-211 

律師微信號

12871916